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
話說對了 無價
最近參加某個教育成長團體會議,會議中鄰座聯電的副廠長期許自己是一個顧家愛家的人。原因是:他覺得自己對於家裡的經濟盡最大的心力,但是除此之外,他沒有什麼太多付出。他是個標準先生,不常應酬,努力工作,每天下班回家就像趴趴熊一樣(趴著睡覺),孩子跟他玩不起來。他一向是資優生佼佼者,卻沒有時間、心力和耐性教小孩………這時候,我的技癢,又想出手,跟他說:當個好爸爸,如果能夠質(品質)量(數量)兼顧是最好,能夠跟孩子相處教育提供的品質都是最好的,又能夠給予充分的生活提供,感情支持是最好,但是在質量不能兼顧時,品質為首要,事情做對了,話說對了,品質就達到了。亞洲的幸福家庭調查,台灣孩子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算是不太少,但是相處品質卻是很差,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幾乎是看電視,談話的內容是學業或是訓話,使用了很多負面和禁止做什麼事之類的語言。
1897年,義大利經濟學者帕列扥發現了80/20法則(Pareto Principle),他偶然發現十九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受益的模式:
衡大部分的財富,流向少數人的手裡,其中的取樣顯示,某一個族群佔總人口數的百分比,和該人口群所享有的總人口數或財富之間,有一項一致的數學關係,我們可以由一些隨手可得的對照數據得知:百分之二十的產品,涵蓋了百分之八十的營業額。在原因和結果、努力和收穫之間,也存在著不平的關係,而典型的情況是:80%的收穫,來自於20%的付出;80%的結果,歸結於20%的原因。反過來說,在我們所做的全部努力之中,有80%的付出只能帶來20%的結果。你將會發現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的真理不再絕對,這個「
關鍵20,作對了,無價! ~待續~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