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

良藥苦口、忠言逆耳?

不少人喜歡這樣說自己-「個性直爽、直言不諱、毫無心機,不像某些人口蜜腹劍、見鬼說鬼話、見人說人話……」,這樣的對話,可能還要加上一句結語-「我都是為你好…」。當然,接下來的場面可想而知,不歡而散、聽不進去的機率就很高了。
    「良藥必然苦口,忠言必然逆耳」的迷思:以吃「糖」來說,吃糖會使人體的細胞變成「懶惰細胞」,連發脾氣或是抵抗病菌的作戰力都減弱。所以,吃「甜食」會穩定情緒,糖衣錠或糖漿可能會降低藥效。但是,有些藥本來就不難吃(當然不用再加調味),有些藥改用膠囊裝,也就沒那麼難吃。如果病重到非吃藥不可情形下,吃多少算多少,總比不吃的好,這時選擇較低的藥效總會比沒有藥效好吧!所以良藥不必然要那麼苦口?相對的,忠言未必那麼逆耳。
    最能把話說到心窩裡的,不是因為口才好,也不是他慣常「甜言蜜語」,而是因為他總是最為別人設想,也總能退一步思考的人。比如說:交一疊鈔票給朋友,你希望他數一數,當面點清楚了,日後免生誤會。一般人通常會這樣說:「你要數一數,回頭少了,可別怪我。」(說這話時,以為自己話說在前頭,清楚表明自己可不會佔人便宜,又以為自己很幽默),話說得是沒錯,但對方可能不好意思數了(怕自己數鈔票就好像不信任你似的),其實,我們真心希望他當面點清楚。如果換個方法說:「你還是要數數吧!因為我是大迷糊,搞不好多給你了。」(說這話的立場,可就委婉多了,是相信對方可以善意的數鈔票,要對方幫你荷包把關,而不是不信任你,才要他數鈔票的),所以「忠言必然逆耳」?只是錯在說話的立場與出發點。
    我在車上放著幾本書、化妝品和香水,上班或是趕開會時,趁著停紅綠燈時,開始上妝、補妝、噴香水或是看書。上個月某天傍晚和朋友約吃飯看電影,途中,天色漸暗,我把太陽眼鏡拿下,邊開車邊折好眼鏡,用眼鏡布包好放進眼鏡盒。我座旁的朋友就說:「眼鏡我來收,你專心開車,女性發生車禍大都是在開車不專心,化妝、拿東西、聽電話…..你就算是不為自己的安全著想也要顧慮到別人的安全…..」,如果只是前兩句「眼鏡我來收,你專心開車」,那我就會有自知之明,要命的是他後頭一堆「補充說明」(你就算是不為自己的安全著想也要顧慮到別人的安全…..)。那一天之後,我再也不跟這人照面,他以為自己的直言沒錯,完全不顧慮到我的尊嚴,開車的人都知這些常識,還須他再多說?還是以教訓的口吻說呢!如果他說話的目的是要我聽進他的勸言,就不該讓我那麼難堪是不?如果是你在我座旁,看到我的這樣情形,你會怎麼說呢?試著練習一下喔!

1 則留言:

  1. 太強了,補妝我還沒辦法,眉毛不會畫歪嗎?
    可是我最快曾利用停兩個紅綠燈幫小孩綁好包包頭
    ps:說的人無意,只是他沒這總經驗,所以容易形成說教.當他有此必要的經驗時,討論的方式又會不同了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