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

可以怎麼做父母?家長會親職講座-94/12/09

~~孩子的需求,要父母陪伴。生理(物質面)、生存(延續面)、生活(真實面)、生命(意義面)~~

一、遊戲的價值-遊戲不是浪費時間,是讓孩子均衡發展的最佳方法

1. 生理上:粗動作、細動作的發展;了解身體能做的動作及學習複雜技巧。

2. 認知上:建立對數字、體積、面積、空間、序列概念,進而發展演繹、歸納等推理能力。

3. 想像力:是具體經驗和抽象能力的橋樑,遊戲有很多是假裝的

4. 情緒上:遊戲面臨的挑戰,可以學習掌握恐懼,解決內在衝突,處理憤怒情緒、敵意與挫折,並解決真實世界沒有提供明確解決方式的問題。

5. 社會發展上:增進社會互動社交技巧(可以發展公平、合作觀念),察言觀色、關懷他人。

二、挑戰現代父母

1.家族鄰里崩解

2.全球化的競爭大浪

3.脆弱的家庭婚姻關係

4.新貧家族增加

*多元入學—每一元都要學?

*一綱多本--每一本都要讀?

當【競爭力=學歷=成績?】:終其一生,我們或許沒有影響歷史或富可敵國的權力與機運,但每個父母師長都有能力,用生命澆灌另一個生命,讓孩子走向幸福。

三、成功的親子互動

(一)要素(尊重、支持、引導、教育、喜悅)

1.愉悅性:(略)

2.教導性:(略)

3.撫育性:(略)

4.結構性:(略)

(二)技巧

1.回應性傾聽:(回應性的傾聽:追隨心情而不是領導心情,方式-老師生氣了,你就會變的不知道怎麼回答;錯誤方式-老師生氣你不要怕,你要把話說清楚。你沒有機會講清楚也很委屈;錯誤-你為什麼不說清楚勒。你ㄧ急就說不出話來,很高興你告訴我這個問題,我們一起想想怎麼樣解決問題)(不要:執意要引導孩子朝向我們期望的方向表達,過程不要被干擾中斷多次,主觀的長篇大論,被動與沉默)

2.建立孩子自尊與自信:(指出孩子的努力與能力,提供孩子做決定的事,留意孩子的進步與成長,鼓勵孩子表達與嘗試,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)(千萬不要:只依據結果下評論,用反詰的語氣質問孩子,替孩子做他能力可做的事,急於介入解決孩子的困難)

3.清楚明確設限:例如:指出想法與感受-你很生氣---,陳述行為限制—你不可以打人,提供具體可行-你可以----

4.保持好玩創造力:

5.善用身體語言

(三)原則

1. 無法給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:沒有糖,無法給糖。沒有快樂,無法給快樂。

2. 當孩子溺水的時候,不是敎他學游泳的最佳時間:先救他一把、穩定情緒,才能指導。

3. 要做衡溫器,不是溫度計:不跟孩子情緒起伏,給予情緒穩定得環境。

4. 珍貴的關係是由細小處點滴累積而成:不能等待大事發生才處理。

5. 鼓勵孩子努力表現的特質,不是讚美行為的結果:具體的能力與特質指出。

6. 當時做了什麼,事後做了什麼:父母不是完人,偶而當下有錯誤判斷,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處理所犯下得錯誤。

7. 當無法接納事實時,給予想像空間:透過遊戲、畫畫、說故事達到想破壞得「想像」。

8. 定下規則,要貫徹實行:明確的界線。

9. 回答問題背後真正的問題:了解孩子真正想問什麼。 



10.精簡說話:冗長會失焦,孩子無法學到什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