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

生命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

 許多家長朋友們喜歡問我對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與期望,是「踢館」意味也是「求教」想法,想了解可算是「教育專家」的校長,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教導成為卓越與優秀的人才。當下,我會先問他們,是否看過以下類似的電影:  
    有個人死後到天堂,天使請他坐下來,然後讓他觀看他的一生影片。但是他發現放映到某部份影片會停格-放映到他逃避的事情時。第一次停格是在惹爸媽生氣卻不敢道歉,然後是在他愛上一個女孩卻不敢表達,接著他為人父親時,不敢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.....。終於,他的一生放完了。
    天使們一致認為他在這一生中缺乏了愛與勇氣,所以請他重回人間,學會「愛」與「勇氣」之後,再回到天堂來。然後這個人又投胎出生在人間,重新學習愛與勇氣……影片大意是:如果此生學不會的「功課作業」,那麼得來生再學人生是一所不會死當退學的學校,哪一門必修課程沒修好,就只好再「學習」、甚至「惡補」、「重修」….
    所以要教導孩子之前,我們必須捫心自問這一生所求為何?大富大貴?輝煌騰達?平安順遂?完成自我,造福人群?我們都明白終有一天,彼此會走到生命的盡頭,而那時,我們還會想求些什麼?帶走什麼?有什麼遺憾?如果我們將此刻當成人生的終點,沉澱我們紛擾的思緒慾念,就會逐漸明白自己這一生追求的「生活目標」是什麼?當我們釐清「生活目標」後,就會發現: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,也不是用來彰顯另一個人的生命意義,更不只是用來解決問題的,它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。
    明白了「生命的意義」,我們就不會執著以自己人生觀來教導孩子,我們會試著開始找尋孩子需要的方式教導他,更不會讓孩子來達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而生活。孩子出生,是要完成他的人生學習,不是彰顯父母的成就。父母,是孩子成長的推手,以自己有限的生命澆灌他的璀璨快樂的人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